城市印象
(1)巴尔的摩市
巴尔的摩是马里兰州的精神首府,它的经济核心是港口贸易。当我们在商业码头区观光时,眼前的港口简直是一幅巨大的、跃然纸上的美丽图案。朋友告诉我“真正”的港口设施在港外绵延了数英里,就吞吐货物的吨位而言,巴尔的摩是全国第八大港。港口边上有一个宏大的水族馆,那色彩斑斓、千奇百怪的水生动物,真让人流连忘返。巴尔的摩还有另外三个特色:一是拥有无与伦比的列克星敦市场,至今仍是味美汁鲜的切隆皮克湾螃蟹和牡蛎的全国中心,并有如何加以烹调的诀窍。二是拥有人们心爱的巴尔的摩奥尔棒球队。在商店里,同样质地的球衣,印有巴尔的摩棒球队的图案,价格就要昂贵得多。三是联邦政府机构也比一般城市庞大。巴尔的摩还有三个良好的公共机构,它们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和《巴尔的摩太阳报》。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哲学博士的诞生地,它的医学院仅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之后,名列全国第二。《太阳报》是美国最好的日报之一,在华盛顿设有出色的记者站,它还保持着许多国外记者站,这是地方报纸很少能做到的。
(2)大西洋赌城
大西洋城是新泽西州大西洋沿岸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以赌博业闻名于世。从陶森驱车出发,只用4个小时,我们就抵达赌城。远远望去,二十多座高楼大厦成一字排列,面对着碧波浩渺的大西洋。据说幢幢都是赌场。每一幢赌场的门面,豪华气派,别具一格。走进赌场,跃入眼帘的是金碧辉煌的大厅,那气势不亚于宫殿。巨大的彩色显示屏上跳动着赌注的大小及输、赢的信息。赌厅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赢钱的惊喜叫喊声、输钱的叹息咒骂声与老虎机吞币、吐币的叮当声交融在一起,奏出一支奇妙的乐曲。
在赌城,有大小赌厅一千多个,赌具五花八门,其中转盘、掷骰子、纸牌、多米诺骨牌等,玩这些赌博的一般赌注不会小,弄得不好,倾家荡产是眨眼之间的事。玩老虎机的人为多数,一个赌厅大的有老虎机上千台,最小的也有上百台。你将1到3枚硬币投入机器上方的吞币口,一拉右侧的把柄,机器正面窗口显示输赢的符号便飞转起来,几秒钟后,符号停止转动,显示你是否有收获。当你听到硬币在老虎机下方叮叮当当地掉进托盘里时,那种刺激与诱惑使赢钱欲望激增。虽然大厅里玩老虎机的人成千上万,但喜笑颜开的少,唉声叹气的多。在这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游客的钱源源不断地流进赌场老板的钱袋里。据说大西洋赌场年创32亿美元的收益。看来,最大的赢家永远是赌场。
(3)纽约
在一位留学生的陪同下,我们登上了纽约号称“世界之窗”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顶层,这座大厦高400多米,共110层。居高临下,整个纽约城尽收眼底。远处、近处的幢幢高楼,在纽约市汇聚成一片茂密的大楼“森林”,“林中小路”式的街道忽隐忽现地掩映在“森林”之中,你要竭尽全力才能找到。纽约的城市风格正是以高层建筑密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闻名于世。广为人知的帝国大厦有102层,克莱斯拉大厦77层、曼哈顿银行71层等等,那些不为人知的高楼更是不计其数。
远眺纽约市的五个区,只有布朗克斯位于北美大陆,其它四个区曼哈顿、布鲁克林、昆斯和里士满全在岛上。这种格局又形成了纽约城的另一特色:跨越水面的交通建筑──60多座载入史册的桥梁,将各区、各岛之间连结得畅通无阻。其中历史最久的是布鲁克林大桥,它横跨东河,连结布鲁克林和曼哈顿,气势宏大,有115年历史。它是一座现代化的吊桥,是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
纽约是全美的金融、贸易、交通、出版、广告、艺术、时装、饮食、歌舞剧等行业的中心,在全世界有着广泛影响。洛克菲勒中心、联合国大厦、时报广场、纵贯南北的百老汇大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唐人街、中央公园、哥伦比亚大学都十分引人瞩目。而华尔街的名声所以之大,在我看来是因为仅在500多米长的狭小街道上,就集中了美国最大银行、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及其它金融机构。漫步在这500米长的华尔街上时,我们打趣道:目前,我们正走在“帝国主义的心脏”里。
曼哈顿南端的自由岛上,耸立着手持火炬的自由女神像,该塑像总高93米,重225吨,是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所铸。女神像躯体裹在绿色之中,她象征着和平与自由。
(4)华盛顿
华盛顿城市建设异常美丽,市区呈菱形结构。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分为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区。国会大厦位于低坡上,故称为国会山,中心呈圆顶形,正门前一池清水。拾级而上,仰视才见一排巨大立柱。据资料记载,国会大厦是全美面积最大的建筑物,象征着联邦法律的威严。
从国会大厦西行约1英里,即是华盛顿纪念碑。全碑用石料90854吨,高169.32米,修建此碑耗时37载。朋友告诉我,在华盛顿所有的建筑不得高于此碑。碑座四周50面星条旗环绕,代表50个州。纪念碑既是美国人民对国父华盛顿思念的寄托,又是联邦团结的象征。再西行约半英里,正方形的林肯纪念堂前游人如织。令人赞叹的是,林肯纪念堂正门、华盛顿纪念碑和国会大厦正中处在一条直线上,中间是一片偌大无比的草坪,四周绿树环抱。
从国会大厦西北行1英里,便是美国总统的官邸白宫。在小巧精致、由白色砂岩建筑的白宫门前,留下了我到此一游的彩色照片。
我非常珍惜这次赴美学习的机会,除了听课外,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读书,努力学习美国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在美国逗留的几个月内,初步了解了美国高校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美国的教育体制注重通才和能力培养,这使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紧迫感,教学质量的好坏成为教师去留晋升的重要依据,学生也必须不断地努力,才能完成学业,成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人。美国的教学方法注重基础与前沿的合理配置。大学本科侧重基础教育;硕士阶段侧重专业基础教育,合理开设前沿性课程及各种讲座;博士生的培养更注重基础专业课程学习,其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强调自学为主,开展集体讨论,教学相长,课程的起点着眼于前沿领域,课程的考核采用资格通过与淘汰制,然后进入专业研究领域。这样培养出来的博士生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了做高、深、创新性研究课题的潜质和学识。美国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设置值得我们借鉴。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应该在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督导上下功夫,强化导师的教学意识,前沿意识,指导力度与深度,保证博士研究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做出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结束美国之行前,我来到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在100多面会员国国旗中,找到了五星红旗。身在异国它乡,仰望着迎风飘扬的国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感到自豪,美国人也刮目相看,但如何使我们的综合国力尽快赶上世界上发达国家水平,是每一个中国人面临的严峻课题。此刻,我由衷地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