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创作

向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白衣天使致敬

2008-12-02|【 【打印】【关闭】

2003年的春天,我的祖国正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一场危及人人身体健康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当这场疫病横行肆虐的时候,我们才第一次真正意识到生命的脆弱。面对疾病,我们其实更多的是面对自己内心的压力。此时,勇气成为比平日里更为弥足珍贵的东西,拥有它的人,才真正敢于面对死亡。从电视新闻、报纸网络中,我们看到无以计数的医护工作者们做到了!

在《面对面·非典报告》中,我们见到了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这位67岁的可敬的老人,语气平缓地讲述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抗击非典的战役。当医务人员大量的被感染的时候,钟南山第一个提出来要跟省卫生厅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呼吸所来!因为他知道自己从事了 30 几年的呼吸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估计要抢救这些病人,不是所有医院能做到的。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东的医务工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换来了对“非典”防治、救治的宝贵经验,有了应对疾病的有效的办法。2月 11 号,在广东省卫生厅举行记者见面会,钟南山以院士的声誉作担保,告诉大家,非典并不可怕,可防、可治。使人们开始知道SARS并非无药可治。4月12号,钟南山主持的联合攻关组宣布,从广东非典型肺炎病人器官分泌物分离出2株新型冠状病毒,显示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主要原因,四天之后,这一结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正式确认。

在同样的节目中,我们还看到了解放军302医院一位74岁的老传染病专家姜素椿教授。在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诊中 他不幸感染上了非典。这对于已经74岁高龄并且身患癌症多次作过化疗的老人来说的确十分危险,为了找到克服病毒的方法,在姜素椿的执意要求下,开始了一场生死试验。将非典康复者的血清注入到他的体内!这种试验需要何等的勇气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我们的老教授、老专家殚精竭虑,更多的中青年医护工作者敬业奉献,默默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在电视上我们听到:北京某医院4位年轻的护士,刚从非典第一线撤下轮修的第二天,就写来请战书,要求回到一线。她们说:看到别人都在紧张工作,感觉自己象逃兵。我们听到:有生孩子尚未满月的;有结婚没过完蜜月的,面对非典疫情,就象战士听到冲锋号,义无反顾地奔向自己的战场。我们看到:在安医大附院,成立支援非典一线的救护队,2000多职工的医院,竞有1700多人报名参加!这些普普通通的医护人员用质朴的语言告诉我们:抗洪抢险需要的是解放军,抗击非典需要的是我们;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无怨无悔;我们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应当在第一线。每当听到这些,看到这些,我都觉得喉咙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眼睛里时常蓄满了泪水。这不是去争名争利争荣誉。这是治病救人更要直面人类未曾面对的可怕病毒,甚至因此而付出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死神时刻在窥视着生命。我们知道邓炼贤、叶欣等三人为抢救非典病人,感染病毒,牺牲了生命。从非典发病以来至5月4日,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被感染患病的已达890多人!

曾记得,数年前,有一位医德高尚的医生,因拒收红包,受到医院表扬,被树为典型。为此曾在报纸上展开了讨论:该表扬不收红包还是该批评收红包。也曾经常听到和看到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好的各种报道。而今天,在SARS病毒肆虐的时候,医护人员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时的那种义无反顾,那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们。你们无愧于白衣战士的称号,你们是和平时期的英雄!你们是挽留生命的白衣天使!此时此刻,在全社会每一个人心目中,你们是如此的可亲与可敬!此时此刻,在肆虐的疫情和共同的灾难面前,我们和你们,心是如此地贴近!鲜花和祝福,送给你们;赞誉和尊敬属于你们。愿你们多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