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等离子体所参加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

2025-10-21 | 作者:文/程凉 图/综合 |【 【打印】【关闭】

10月14日,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第30届聚变能国际大会在成都举行。等离子体所5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本次大会,报告内容覆盖磁约束聚变理论与模拟、聚变能源工程技术、ITER计划相关研究等多个专题。

李建刚院士作为大会特邀专家应邀出席,并作了题为“CRAFT项目综合进展”的大会报告。徐国盛研究员就“EAST上偏滤器脱靶与无ELM H模兼容的长脉冲运行演示”作口头报告。龚先祖研究员围绕“支持ITER新研究计划的EAST近期实验成果综述”进行大会报告。陆坤研究员参与撰写工程分会会后综述报告,系统总结了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在设计、建造与运行维护方面的最新进展,为国际聚变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丁锐研究员作为组委会成员,参与会议报告遴选并主持“托卡马克进展综合”分会场。

会议期间,等离子体所还通过海报展示、模型装置展览及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向国际同行介绍了等离子体所在磁约束装置研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聚变材料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引发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与深入讨论。此外,等离子体所模型装置展区吸引了多位国际聚变能组织的资深专家、各国研究机构负责人及企业技术代表前来参观。外宾对展示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与科研人员围绕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展览有效提升了我国聚变能研究的国际显示度,为拓展实质性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次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主题为“聚变能:清洁能源未来”,来自27个国家、6个国际组织的约150人参加会议。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为期5天,主题为“聚变能源的创新与未来——技术、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包括主旨报告、专题会议、技术展览等环节,议题涉及磁约束核聚变实验及验证、理论与模拟、聚变能技术、惯性约束聚变能、其他创新聚变概念等多个领域。

等离子体所科研人员作大会报告

领导嘉宾参观等离子体所模型装置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