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要播种太阳”这首欢快的儿歌曾伴随着很多80后的成长。而当他们成人成才后,为了这个共同的“美丽的愿望”,一批批朝气蓬勃的青年科研人相聚在静谧的合肥科学岛上。等离子体所五室的叶磊便是这群风华正茂青年科研人员其中的一位。
理想,激发热情
在谈起来到科学岛的机缘时,叶磊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十多年前的一堂物理课。当时,在学习初中物理的原子核这一章时,物理老师告诉他,“合肥将来是我国的科技重地,科学岛的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装置就是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科学岛也是非常适合做科研的地方。”老师无心的一番话却深深的印在了他的心中。“虽然那时还不懂什么是托卡马克装置,”叶磊回忆着说,“但是觉得能通过核聚变而提供人类清洁安全的能源,就觉得很高大上,自然就很膜拜和向往”。带着最朴实的膜拜和向往,毕业后叶磊很庆幸自己顺利地加入了和自己专业最相近的理论室。
蜕变,源于渴望
最初来到理论室后,叶磊主要从事数值模拟程序算法研究以及程序并行化的相关工作,同时也负责所里高性能计算机集群运行工作。从平时室内的研讨会以及所内的讲座报告中,他逐渐了解到等离子体理论知识。“正如the more you learn, the less you know之言,当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托卡马克相关的研究课题时,我更加迫切地想要系统地学习托卡马克物理理论知识,但当时是又苦于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具体的方向。”谈到当时他留在理论室考博的事情,仍然能从叶磊的言谈之中感受到当时那一丝的彷徨。幸运的是,所里和室里都非常支持青年人的想法。理论室的前辈告诉他,人生路上,首需远望,远望不是舍近,不是目空,而是胸怀远方,脚踏实地,笃意前行。“当时所里为让我们这些青年职工安心踏实地学习,解决后顾之忧,特地提前和我们签订了留所协议并额外给予一定的补助。这些举措很温暖,也正是我们所培养爱护青年人员点滴表现”。有了多方的支持作为他的后盾,结合自己的兴趣点,他选择了辞职并在所全职读博。
坚持,最平凡而又最宝贵的品质
读博期间的日子就像是为再次转身的铺垫。在博士毕业后,叶磊继续留在理论室从事等离子体回旋动理学程序的研发工作。非线性回旋动理学数值模拟是聚变研究中一个非常前沿的领域,同时也极富挑战性和竞争性。在国际上,鼎鼎大名的GTC、GYRO、GEM等回旋动理学模拟程序,无论是对聚变理论还是实验的研究,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现有这些程序还无法完全解释分析实验观测到的很多现象。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模拟程序都是由国外的科研人员所开发的。我国在回旋动理学模拟程序方面起步很晚,甚至还没有属于我国独立自主产权的程序。
基于“要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程序”这个坚定的信念,在研究室领导的支持下,叶磊与肖小涛,徐颖峰两位同事在多次交流之后,下定决心要“大干一场”。然而程序开发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首先就是心理上的障碍,在开发程序初期,三人也有过徘徊,“目前成熟的回旋动理学程序大多都已经发展了近20多年了,而我们现在才准备起步”,“XX程序至今总的开发投入超过100人X年,而我们现在只有3个人……”在这种情况下,理论室的领导和同事们给了他们很大的鼓励,并不断给他们打气:“现在国际上的大程序也都是最初从解决一个小问题入手,然后再慢慢发展壮大起来的。”“你们的想法点子非常好,我们都支持。你们放心大胆地去做”。在程序开发过程中,也遇到过数不清的困难和瓶颈,如程序采用的物理模型是否合适?如何设计更加可靠高效的数值算法?模拟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信?……三人在自主开发程序的同时,也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时刻瞄准国际国内最新的研究进展,充分利用各种已有的资源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去年年底,他们基于完全不同于其他程序的物理模型,成功开发出了具有自主产权的回旋动理学并行数值模拟程序---NLT,相关研究结果也同时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计算物理学》(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上。
从2008年来到岛上的8个年头,叶磊不仅完成了从职工到博士再到职工的蜕变,同时也收获了他的爱情和家庭,现在的他已为人夫,为人父。在科研工作和家庭生活之余,他也是球场上的英姿飒爽的健将,还曾经作为五室的主力队员,取得了所里五人制足球比赛的冠军。我们相信,积极自信、踏实勤奋、幽默乐观的叶磊也一定会像他在球场上那般尽情挥洒青春汗水,做一个平凡而又让人敬佩的追梦人。
叶磊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