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历史启迪未来

回望历史 启迪未来 | 第一期:等离子体所创始人陈春先

2021-04-01|【 【打印】【关闭】

 

陈春先(1934-2004)

  四川成都人,核物理学家,中国托卡马克核聚变奠基人。中国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先驱、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域的开拓者,等离子体所创始人,第一任负责人。

01 规划核聚变研究发展蓝图

  陈春先自1959年留苏回国后,工作于中科院物理所七室。他的思维活跃,带来了最新的物理学思想,成为学术领军人物。

  “苏联都做出不同型号的托卡马克,中国什么都没有,你们为什么不着急?”陈春先在“文革”困难时期就密切关注国外核聚变研究动态。

  1970年7月,陈春先为确立托卡马克项目,他开始四处奔走游说,不厌其烦、乐此不疲,用“海水变石油”的通俗而形象的比喻游说有关领导,终于使中国开启托卡马克研究。

  1972年,经中科院批准,陈春先在物理所“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热核反应研究”计划中的“六号电感小型环形实验装置”开工,被命名为CT-6装置,CT是中国托卡马克的意思,6是指其储能为10的6次方焦耳。以此为契机,陈春先开始规划中科院聚变研究的发展蓝图。

   

  陈春先计划将安徽光机所的8号电感(储能108 J)作为储能装置,并利用该所场地作为实验室筹建8号装置。虽然后来因技术上的问题未采用电感储能方案,但考虑到合肥科学岛(时称董铺岛)上的加工条件和其他有利条件,仍将建造大型装置和聚变研究基地的地址选定在合肥。

  在同一时期,陈春先向中科院领导作了关于“托卡马克”的汇报,由时任院秘书长郁文向国务院报告。

  1972年10月,周恩来总理作出关于受控热核反应研究应当“两条腿走路,百家争鸣”的批示,批准核聚变可以二机部和中科院两家搞,从而形成了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长远布局。

  1973年1月物理所和安徽光机所共同向中科院申请建立“合肥受控热核反应研究实验站”。同年4月中科院批复建立“受控热核反应研究试验站”。

  1978年9月20日,批复成立“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批准当年编制暂定350人。经查询统计,当年等离子体所开办经费约61.29万元。陈春先任首届业务副所长,领导研究所业务工作。

    

02 建设国家聚变研究基地

  从受控站成立到建所初期,主要工作是筹建大型实验装置8号工程。1974年7月召开方案讨论会,12月确定初步设计方案,1975年5月由郁文主持审查了工程主机方案,同年10月在钱三强主持下通过了初步方案。计划1980年前建成,这一装置大约相当于国外的第二代托卡马克。

  1976年11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了建造8号装置的计划任务书,此后进入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1978年国民经济进入调整,一些大的基建项目停建,1980年中央决定8号装置下马。

   

  8号装置的停建给等离子体所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陈春先和邱励俭等人主持替代方案,保存研究人员、实验设备、研究课题,保留8号装置的电源及加工工厂,开展小型多途径研究,顺利实现“软着陆”,逐渐扭转八号工程停建的被动局面,为今后事业起飞准备和后来的蓬勃发展下了基础。

   

  建所前夕,除去负责电源的安光所老一室人员外,绝大部分人员都是由外省市调入。在“文革”后期百废待兴的局面下,陈春先从全国各地发掘出来一批北大、清华、复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64级研究生和65—67届本科生中的精英,将他们聚集在合肥,既奠定了核聚变人才基础,也给他们创造了发展空间,呈现出一种难得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多年以后,他们中许多人成了中国受控核聚变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重要岗位领导人。

   

   

  “回想四十多年前合肥初见,陈春先那一番一滴海水抵多少升汽油的宏论,点燃了多少人心中的理想之火。如果说没有陈春先就没有当年的受控站,也就没有等离子体所”。多位老一辈科学家在与笔者访谈中回忆陈春先时感叹。

03 开启中美聚变科技合作序幕

  1978年6月-7月,中美两国尚未建交,按照周总理生前与基辛格的安排,中美互相派遣国内优秀科学家进行互访。陈春先与邱励俭、李吉士等人作为中国核聚变的专家首次对美国访问。

   

  就在这次访问期间,中方代表团第一次认识了Furth 教授。Furth教授是美国核聚变事业的灵魂人物,是环形聚变实验反应堆(TFTR项目)的开创人,美国普林斯顿等离子物理实验室(PPPL)前所长。

   

  在与Furth等人的交流接触中,陈春先介绍了CT-6装置的数据,介绍了在合肥更大的8号装置的考虑,反应强烈,陪同访问的刘全生教授也对国内核聚变的工作给以好评。一个月的访问交流使Furth和刘全生等人成了中方代表团的好朋友。

  1979年,Furth、Rosenbluth、Gotlib、刘全生等五位美国科学家到中国访问了近一个月,还前往合肥参观了等离子体所,对于在合肥建造8号装置提了很多好的建议。

   

  建所初期,国际聚变研究权威专家的访问和讨论交流活动为以后中美聚变合作与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4 中关村第一人

  早在1978年至1980 年三次访问美国期间,陈春先了解到加州硅谷地区IT业的发展情况,回国后开始介绍硅谷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够改变国内科研和生产的脱节现象。

  1980年他在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常务理事会上作了题为“技术扩散与新兴产业”的发言。“美国高速发展的原因在于技术转化为产品特别快,科学家和工程师有一种强烈的创业精神,总是急于把自己的发明、专有技术和知识变成产品。相比之下,我们的人才密度绝不比旧金山和波士顿地区低,素质也并不差,我总觉得有很大的潜力没有挖出来。在科学院的科研工作已经有其他人在做,而技术扩散还没有人搞,我愿意做第一个。”

   

  同年,他创建了中关村第一个民营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事业很快得到发展,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1983年中央主要领导还分别作了批示。“陈春先同志带头开创新局面,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一方面较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条渠道,使科技人员为四化作贡献”。

   

  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怀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由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和北京市科协、海淀区科委、海淀区工业公司联合成立了北京第一家民办研究所——北京市华夏新技术研究所。陈春先任所长。中央领导的支持,打消了科研人员的顾虑,民营科技企业在中关村纷纷建立,开创了民营科技事业改革的先河,创新思想的光芒引燃了中关村创业激情,为此陈春先被誉为“中关村”第一人。

   

  1986年他离开了物理所,离开了聚变研究,完全投身于民办科技产业。尽管他的公司后来运作并不成功,但在一个新的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05 把光明留给后人

  陈春先,1934年8月6日出生于南京,其父亲陈之长1913年从四川成都石室中学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2年赴美留学七年获博士学位,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父亲自小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陈春先有深刻影响。

  1951-1952年陈春先就读于四川大学物理系,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1958年12月留学前苏联。1953年赴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矿业学院学习,同時在乌拉尔大学物理系学习。

   

  1956年经严格考试被选入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师从著名世界级大师Bogolubov院士,完成了理论物理方面最严格的训练,参加了当时世界理论物理界最前沿的课题,参加院士组织的讨论组,在超导理论、多体问题等领域做出成果。

  陈春先在前苏联科学院著名刊物上发表6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959年初以优异成绩从莫斯科大学毕业。(留苏期间1957年11月曾近距离聆听毛主席演讲。还因代表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致词与赫鲁晓夫握手。)

  1978年1-2月,由胡耀邦、李昌主持的中科院第一批(包括陈景润、何柞庥、郝柏林、陈春先共4人)由助研破格提拔研究员报告会,由著名科学家评审投票表决通过(陈春先破格提拔与核聚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直接有关)。同年陈春先参加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CT-6工程获一等奖。

   

  1980年8月8日,北京等离子体学会成立,陈春先被推选为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副理事长。

  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物理所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陈春先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并担任科大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生班指导教师。

  1986年 从中科院辞职,全力从事新技术产业的开发。

  1997年10月 被聘请为北京市科委科技创业中心高级顾问。

  2002年发起创立中关村创业顾问机构:陈春先工作室。

  2004年8月9日因病辞世,医疗机构摘取了他的角膜,替这位立志“把光明留给后人”的科学家实现了最后心愿。

   

   

  (编者注:感谢陈春先研究员弟弟陈泽先教授接受访谈并提供珍贵资料,感谢等离子体所多位老专家老领导提供的资料和接受访谈回忆与陈春先研究员过往。文稿编写参考公开发表的若干文章及电视专访节目。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