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校友:
您好!
浮云一别后,流水已数载。
曾在远离城市喧嚣、绿带环绕的小岛上工作或学习过,曾经弹奏青春旋律、放飞理想风帆的您,还记得天澄地净、阳光明媚、草木葱茏的科学岛吗?还记得青藤缠绕,浓荫覆盖的长廊吗?还记得别具一格的笔泉吗?还记得我们曾经的家——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吗?您曾在这里孜孜以求、汲取智慧,曾挥毫泼墨、书写豪情。从这里,您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工作岗位上创造了骄人的业绩,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等离子体所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光彩。
栉风沐雨四十载,薪火相传聚变梦。多年来,等离子体所围绕国家战略能源需求,瞄准学科发展前沿,致力于高温等离子体物理、磁约束核聚变工程及相关高技术研究,先后建成并运行了HT-6B、HT-6M、HT-7、EAST四代托卡马克装置,作为我国主要单位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推动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项目研制,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热核聚变研究基地,为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一项成就都与包括您在内的几代等离子体所人的团结协作、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密不可分。
2019年是建国七十周年,也是等离子体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等离子体所将全面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围绕聚变研究继续率先作为,开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的研制,继续推动工程建设、物理实验、聚变工程技术研发取得更多新进展。为真实全面地反映等离子体所研究生教育成就,激励更多年轻人立志成才、奋发进取,现专程策划《科学文化与人生之旅》专题文集,以记述卓越之士的人生轨迹,弘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践行中国科学院“十三五”规划的精神献礼和发扬等离子体所大科学文化的思想传承。
亲爱的校友,等离子体所的发展,有您的心血凝铸和辛勤奉献;等离子体所的辉煌,有您的业绩辉映和实力见证;等离子体所的未来,更需要您的热心关注和鼎力支持。为此,现诚邀各位校友来信来稿,开启尘封的记忆,再忆青春赞歌!
附:《科学文化与人生之旅》来稿须知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2019年4月16日
附件:
《科学文化与人生之旅》来稿须知
《科学文化与人生之旅》将收集记述等离子体所培养出的优秀毕业生人生经历的文章,解析优秀毕业生的成才之路,挖掘栋梁之才的科学信仰、品格、操守、情怀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贡献,弘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此启迪、激励年轻一代锐意进取、勇攀高峰。
如您有意为我们撰稿,我们深感荣幸,以下来稿具体内容可供参考:
(一)邀稿对象
等离子体所历届优秀硕博毕业生;
(二)稿件提纲
1.出生环境;
2.小学至大学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及记忆最深刻的事件;
3.研究生期间,导师的指导和对其的感悟,成才之路与在等离子体所求学经历的内在关系;
4.个人的兴趣爱好;
5.影响人生的人物或书籍;
6.人生定位、规划及成才之路;
7.职业生涯一路走来的努力和艰辛,收获的幸福、快乐和成果;
8.对等离子体所培养后续科研人才的意见和建议;
(三)稿件用途
1.在等离子体所网页设置专栏;
2.出版文集;
(四)邀稿时间
即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
(五)稿件要求
1.全文字数5000字以内为宜;
2.稿件请附个人简介(包括入学时间、导师姓名、当前工作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字数300字以内为宜;
3.请提供在等离子体所求学期间及近期工作照各1张,并请附上照片的文字备注;
(六)联系方式
来稿邮件主题请注明:《科学文化与人生之旅》邀稿+作者姓名,请将word格式电子文稿和照片发送至联系人处:
张 英,邮箱:yzhang@ipp.ac.cn,电话:0551- 65595207;
何友珍,邮箱:heyz@ipp.ac.cn, 电话:0551-65591308;
蒋 缇,邮箱:jiangti@ipp.ac.cn,电话:0551-65593253。
感谢您对《科学文化与人生之旅》的关注与支持,期待您的回音!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2019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