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伴着绵绵春雨,研究员讲堂迎来第四十讲。本期报告的主题为“聚变堆包层”,主讲人刘松林研究员从磁约束聚变堆工作原理谈起,全方面、多层次介绍了聚变堆包层技术、ITER TBM研究现状和CFETR水冷包层的研究进展。胡建生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开发聚变能是永久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唯一途径,聚变堆包层是聚变能实现应用的核心关键部件与技术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能量转换、氚增殖及包容等离子体屏蔽中子等。基于此,参与ITER项目的核心大国纷纷竞相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商业聚变堆(DEMO)包层概念研究。中方在参与ITER计划的同时,也在组织开展我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设计工作,以期推动我国聚变堆的设计与技术发展。其中,实现氚增殖和自持是其最重要的技术目标之一。
为使在场人员快速、有效地宏观了解包层设计及研发工作,刘松林从包层功能、主要选材、主要增殖包层概念等方面内容切入,循序渐进展开介绍;继而以ITER实验包层计划与CFETR水冷包层研发项目为例,将实际问题渗透其中,并加以个人体会与思考,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阐述中,生动地将聚变堆包层的丰富概念传递给大家。刘松林介绍到,ITER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提供真实聚变中子环境的聚变堆级的实验装置,通过在该装置上的实验包层模块(TBM)实验,将验证未来聚变堆条件下氚增殖和能量获取技术;同时还可以对设计工具、程序、数据等进行实验验证。
最后,刘松林总结到:聚变堆包层,其设计、制造、建设、运行及实验,综合了诸如核科学技术、各类高性能材料技术、中子学、热工水力学、遥控技术、精密加工技术及氚工艺等众多技术,是一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研究学科,值得为之探索。
报告尾声,在场职工和学生积极提问,与刘松林研究员进行深入探讨。在现场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中,第四十期研究员讲堂圆满结束。
刘松林研究员作报告
胡建生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场